DQZHAN訊:關于GE大理風場 你該知道的事
風花雪月,風為首。可見這是云南的特色,亦是GE能夠在大理建立風場,為當地居民帶去電力的*重要元素之一。過去的三年,GE的員工和華能的客戶同甘共苦,共創輝煌,2017年*高單機發電小時數達到4357小時。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位來自GE的“追風巨人”經歷了什么,它的騎士們又是如何圍繞提高用戶價值服務的呢?
讓我們把時間的指針撥回2015年的4月……
▌距離——不僅產生美,也產生動力
2015年的4月至12月期間,沈陽風機制造廠奉命為距離3800公里外的大理項目生產55臺2.75兆瓦的風機機頭。這個項目是GE在****套2.75兆瓦的風機項目,工廠不僅改進了車間布局,定制詳細的原材料采購周期,還特地派遣學習小組前往德國進修新機型的裝配技能點。因為時間緊、要求高的特性,也讓這個任務成為了沈陽工廠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大家伙——鐵漢也懂柔情
別看組裝完畢后的風機看上去那么簡潔,其實各部位的零件一點都不簡單!單說它的核心——機艙,里面就藏著發電機、主軸、控制柜等重要部件,體積更是龐大到有80噸重!連接三個葉片的樞紐——輪轂噸位也不小,有二三十噸;就連葉片每個也得13噸,長度有15樓那么高,轉動起來掃過的面積比一個足球場還大!這些零件被組裝之后,便是站立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上,為當地15萬戶家庭送去電力的風機本機了。
▌在路上——為你保駕護航
風機搬個家可沒那么容易~從沈陽到大理可謂是中國有史以來**次如此大規模超重遠途的風機運輸,GE小分隊還為此與客戶和運輸公司進行了三次路勘,詳細到途徑的每一個匝道都做了數據評估!
▌防腐劑——給葉片續個命
大理風場使用的葉片采用全球**的防腐鍍膜技術,噴上新型防腐材料之后的葉片仿佛是開了外掛,風雨的洗禮什么的,根本沒再怕的。就讓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大理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蛇形走位——現實版絕地求生
風機的葉片不僅需要用特制的大貨車裝載,一路上還得經過5個大彎,每次過彎都需要花費2個小時!出沈陽時經過**個轉彎時,每輛運輸車和葉片上都裝了近20盞信號燈,每個調控人員人手一部對講機來保持通力協作。進入貴州的時候還在雨天遇到了高速路彎道修路,那一回還動用到牽引車、半掛車、舉升旋轉和液壓驅動裝置,可以說是一寸一寸慢慢地挪過去的!每一次的長龍過彎不是漂移甚是漂移!
▌等風去——清晨5點的大理他們見過
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樣,風除了可以產生動能,也是一位調皮的“搗亂鬼”。風機安裝過程中風速不能超過每秒7米,否則葉片會重心不穩,非常危險。GE的工人們不得不把作業時間放在每天早晨5點左右風速*穩的時候,而且一旦監測到風速超過就會立刻停下,等待下一個的合適時間點。
風還是一如往常地吹過大理的四季,
陽光也依然不吝惜光顧這片疆域。
不過到底還是有些不同了,
而那些不同都來自于天峰山上的追風者們!
■■■
一晃兩年過去了,時間流逝快如大理的風,如果你不把它抓住,發生的故事又怎會被人知曉呢?
從前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說法,意思是說曲子但凡彈錯一丁點,就會被周瑜聽出來。后來這個典故被用來稱贊某個領域內的專家。在GE的大理風場項目中就有這樣一群追風的專家,他們多是GE風能10年的老人,參與了風場的立項和落成,并在建成后兩年時光里持續關注著大理的一舉一動,稱得上是“機有誤,GE顧”了!
郭軍就是*初進入項目的GE人之一,擔任大理項目執行經理,而現如今,他依然留守在大理的現場,他給我們分享了一個小細節:
立項初期,業主*緊張的是工期的進度,他帶領著工程技術主管一面給客戶解釋計劃工期對于安裝質量的必要性,一面盡力壓縮質量和工期上的分歧,率領現場團隊在風機安裝完畢質檢后,提前進入調試以優化流程。**臺風機的調試用了整整三天,而這三天團隊成員平均睡眠不足5小時。
在風場投入使用后,這些風機還經歷過13輪的改造和維護,其中大部分是由GE透過GE數字化平臺收集GE全球其他同類型號風機,和同類環境條件的風場數據進行交叉比對,預測可能產生的問題并主動建議客戶進行排查和預防性維護。
“并網發電后,我們檢測到**臺風機有輕微轉動異響 , GE特地把國外的專家團隊請到大理現場開艙檢查,成功解決了該問題。”
但也正是這種事無巨細,有擔當的作風,給華能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從業務伙伴,變成生活中的好友,GE風能服務的口碑,并不是空穴來風。正如郭軍說的:“從生產到安裝,從調試到優化,每一步工作,都有GE人陪客戶一起走過,我們希望陪客戶走的更遠。”
“每一臺風機都能夠穩定運行并超出預期的發電量,就是交給客戶*優良的答卷!幾年之后再回到現場與業主見面的時候,他們也終于理解了GE對質量和細節的執著,明白了GE人當初堅持的理由!”曾經擔任大理風場安裝技術主管的何宗雙也同樣感慨萬千。
洪勇作為GE陸上風電中國區的銷售總經理,在他看來,業主所看到的難題,對于GE來說,都不是問題。大理的高海拔導致可以使用的風機很少,而GE的風機產品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這些外部影響因素。而在執行過程中GE體現出國際化服務水準的響應效率,全球風能領域的**團隊支援和技術指導,超出預期的發電量,才是贏得客戶認可的*終關鍵。GE保證客戶利益*大化,讓他們的投資得到回饋,幫助他們業務達到進一步的提升。以客戶為中心,一直是GE對風機維護和技術提升**的標準和目的。
回顧往昔之后再來看未來,面對未來風能行業的發展,曾經的大理風場現場項目執行和服務總監劉春生表示GE風能在未來,依然大有可為:
■ GE將加大數字化風場開發投入,豐富目前的運營工具,更高效便捷,以便讓客戶得到更好的體驗
■ GE將加大運營質量方面的投入,提升人員的專業素質,讓服務從響應變得更加主動
■ 與客戶建立起更深入的合作伙伴關系,參與他們的生產和運行的過程,在客戶*需要的節點提供技術支持,讓客戶獲得更大的收益,后期也更大程度地參與到風機的維護中
風電行業隨風而變,隨著低風速風電的快速發展,可開發風資源的位置,也開始從北方慢慢向中東南部地區轉移,在不遠的將來,GE將提供更多適應當地風資源的產品,改變環境,造福中國!
而現在,先讓我們實現一個小目標:2018年,將2.5MW低風速與3.6MW、3.8MW、4.8MW大兆瓦的風機在國內同步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