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日本政府推行微電網 電力的“地產地消”是在說什么?
東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宮城縣的東松島市正在進行一項規模巨大的“國家復原計劃”。
日本政府今年投資了333.2億美元用于這項計劃,它覆蓋日本數十個城市,東松島市是其中之一。該計劃不僅修復房屋、道路,還形成了一個能夠“地產地消”的電力系統。
“當東日本地震發生時,我們因為不能保證供電而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光”,YusukeAtsumi,東松島市在震后成立的災后復興組織Hope的負責人在路透社采訪時說道。
那場地震帶來的海嘯襲擊了東松島市65%的街道,毀壞了約1.2萬棟房屋。由于浸水導致該市的電力系統癱瘓了5個半月之久,很多人因為無法用電取暖而被凍死。
地震之后,東松島市復興政策課的負責人稱,“盡管我們在地震前也做了防備海嘯的計劃,但這種程度的浸水仍然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地震引發的停電迫使東松島市修筑分散型的微電網。一般來說,在大規模的城市電力系統中,一個區域停電將導致大規模的停電。但是獨立分布的微型電網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即便周圍地區停電,也能繼續供電。
在4萬人口的東松島市,新型電網的鋪設與災害公營住宅建設同時進行。日本*大的住宅建造商之一,積水房屋株式會社也參與其中,共同建設了智能防災小鎮。
智能防災小鎮主要依靠太陽能發電,鎮上的災害公營住宅、集合住宅的屋頂覆蓋著太陽能發電板,還建有大型的太陽能發電板集中池,每天能夠產生約400千瓦時的電力。小鎮配備了緊急用的生物柴油發電機和蓄電池,即便是發生災害,在系統電力停止供應的情況下,緊急用發電機也能夠保持運行至少三天。
在白天,太陽能發電產生的多余電力可以儲存在蓄電池中,通過小鎮街道兩盤的低壓、高壓電線桿,與低碳素型發電所的智能系統電力網連接。管理電網的Hope可以調配電力,向用電量大的用戶售電,白天儲存的太陽能電力在夜晚能夠通過電網輸送到需要的地方。
分散式微電網計劃*初是在災后重建恢復城市機能的一部分,后來也刺激了日本各地興建微型電網進行分散式發電,從而減少城市對大型電廠的依賴。
日本政府的內閣辦公室在上個月聲稱,下一個財年將會增加24%的財政預算來推行這項計劃。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48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