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施耐德EcoStruxure架構將進軍配電領域
近日,施耐德電氣舉辦“2017年**峰會—上海站”活動,并于現場發布了應用于配電領域的EcoStruxure架構——EcoStruxure Power(即EcoStruxure配電),將為包括管理咨詢機構、系統集成商、承包商、盤廠及終端用戶在內的配電行業客戶,針對從設計、建設到運行的整個項目階段提供服務。通過開放式集成、實時操作分析以及更**別的網絡**保護,EcoStruxure配電將幫助配電領域用戶充分利用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新機遇,實現更高水平的**可靠、高效、可持續性和互聯互通。
EcoStruxure配電是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系統架構的組成部分之一,施耐德電氣于2017年*新發布的EcoStruxure分別面向樓宇、基礎設施、工業和數據中心市場提供了開放及可互操作的系統架構,推動從互聯互通的產品到邊緣控制,再到應用、分析與服務三個層面的****。EcoStruxure配電將依托三層技術架構,整合行業**資源,形成從連接、收集到分析、行動的閉環智能配電新架構,覆蓋所有電力領域和管理鏈各個環節,重新定義配電。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表示:“如今能源世界呈現出更分散化、低碳化、數字化和用電量持續增長的新形勢,施耐德電氣以EcoStruxure配電順應該領域的這種新形勢,將物聯網、移動、傳感、云計算、分析和網絡**領域中的先進技術融入配電領域的一系列管理及連接環節。通過分析來自物聯網的大量數據實時采取行動,改善客戶運營并提高能源效率,直面未來挑戰。”
目前,施耐德電氣正致力于成為物聯網時代能效管理和自動化的**者,通過軟件數據分析以及服務,將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進行數字化融合,推動整個行業的數字化進程。
與此同時,施耐德電氣宣布推出EcoStruxure Power(即EcoStruxure配電)。作為施耐德電氣物聯網EcoStruxure系統架構的組成部分之一,剛剛發布的EcoStruxurePower面向配電領域提供了開放和可互操作的系統架構,從互聯互通的產品到邊緣控制,再到應用、分析與服務三個層面,形成從連接、收集到分析、行動的閉環智能配電新架構,覆蓋所有電力領域和管理鏈各環節,被認為是“重新定義配電行業”的平臺架構。
施耐德電氣于2017年*新發布的EcoStruxure分別面向樓宇、基礎設施、工業和數據中心市場提供了開放和可互操作的系統架構。據統計,在大型和關鍵型樓宇內有30%-40%的計劃外停機與供電質量有關。而EcoStruxure配電可以通過監控整個網絡,提高對電擊、火災和爆炸等防護來改善此類建筑中的電力可靠性和**性。
而據施耐德電氣一家客戶(造紙廠)估算,得益于EcoStruxure配電中的管理軟件,優化電氣系統并且避免不必要的停機時間,其新的聯合發電廠施工中已節省100多萬美元。
正是基于這樣一個高效可靠的物聯網平臺,作為**層互聯互通架構產品層面的Masterpact MTZ除了硬件部分的數字化之外,能夠實現整個業務運作的各個環節的數字化整合。考慮到MasterpactMTZ的性價比,李瑞相信,施耐德電氣已經為低壓配電業務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做好了準備。“基本上我們低壓斷路器互聯互通的產品都有了。我們的軟件,我們的解決方案,都已經很成熟。”他說。
他的想法并非沒有原因,過去10年間,施耐德電氣的研發投資增長了三倍,每年將5%的年收入用于研發,確保在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帶來*佳**成果。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共設有上海、深圳和西安3家研發中心。其中,上海主要研發中心于2005年建立,中國成為繼法國、美國之后施耐德電氣全球重要研發基地。
上海研發中心除了擔當著施耐德電氣中國技術**的主力,同時以豐碩的研發成果供給全球。據了解,MasterpactMTZ的本體模塊、關鍵的核心算法,以及**精度測量模塊的研發部分,中國研發團隊均有參與。首批產品將于今年11月在施耐德電氣位于上海的工廠生產并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