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為搶占工業數據高地 西門子將于12月推出工業云應用商店
目前,各大巨頭們的工業物聯網操作系統還停留在搶灘落地階段。西門子、GE、ABB等工業巨頭正在爭奪各個商戶(用戶)進駐,因為數據是工業未來的石油。
像手機應用商店(AppStore)那樣,全球制造業巨頭德國西門子將于今年12月推出工業云應用商店,但這個AppStore的用戶將主要是企業。
6月7日,西門子在其工業云MindSphere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經過一年多在歐洲的試運營,今年12月將正式推出工業云MindSphere應用商店,8月的夏季發布會上將發布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白皮書。
MindSphere是一款基于云的物聯網開放式系統,向下為連接各類設備提供統一接口,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向上為各種各樣的應用軟件提供開發運營環境。用戶從MindSphere上獲取應用程序和服務就像從智能手機的應用商店里獲取App一樣。
如果微軟、亞馬遜這類提供云基礎設施的巨頭們被比作是土地提供者,那么包括西門子的MindSphere在內,還有GE的Predix、ABB的Ability以及施耐德的EcoStuxure就是一個個樓盤商。
西門子去年4月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提出工業云MindSphere概念。
隨著軟件改變業務模式的案例越來越多,軟件開始逐漸嵌入到工廠的生產和運維之中。“*終,我們需要依靠軟件來解決新的問題,應對新的挑戰、產生新的價值。”西門子中國研究院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開發中心總監戴霽明說。
經過十多年的并購整合與研發,以電氣和自動化設備制造聞名的德國西門子還有一個身份,即是除了SAP之外的歐洲**大軟件商以及全球排名前十的軟件商。
MindSphere并不是一款有著清晰產品生命周期的單體產品。據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廠集團工廠數字化服務總監李漓介紹,MindSphere*開始來源于西門子各不同產品部門一些遠程維護業務,隨著數字化、信息化以及互聯網新技術出現的新商業模式而演化,在2012年前后整合了不同的遠程服務產品,逐漸成形為一個開放式平臺。
西門子目前和埃森哲、SAP、微軟、亞馬遜云服務等十幾個全球合作伙伴開發出了50多種工業App,這50多個應用里有不少是針對非制造業的。GE則稱其Predix平臺上的工業App超過了250個,合作伙伴有400多個。
埃森哲預計,工業物聯網到2030年能夠為全球經濟帶來14.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為中國帶來1.8萬億美元的累計GDP增長。
目前,各大巨頭們的工業物聯網操作系統還停留在搶灘落地階段。“樓盤商”們正在“占地”,爭奪各個商戶(用戶)進駐,因為數據是工業未來的石油。
這些工業物聯網興起之后匯聚的工業數據將挖掘出想象不到的價值,也將帶來行業的巨變與顛覆。目前僅僅從使用工業物聯網收集設備維護數據進行工廠決策來看,節省維修成本本身對工業制造業來說就已是極大的創收。
對于西門子來說,其優勢在于歷史悠久的制造業積淀,因此OEM(機械設備制造商)合作伙伴,和更追求精度、柔性生產的離散型加工行業將是MindSphere的重要合作對象。
至于盈利模式,李漓稱,目前在歐洲試行了一年以季度為單位的收費模式,現在主要考慮布局市場以及驗證技術和商業模式。至于未來是像蘋果一樣高質量嚴審核的抽成制還是像安卓一樣寬泛進入大量程序模式,李漓稱這是下一步才考慮的事。
對于進駐的應用開發商和OEM合作伙伴,李漓稱將采取“水電繳費”的模式,使用哪部分就支付哪部分,確保每一個參與者不在前期承擔過高的投入。
由于中國的信息**政策,外資尚不能在中國獨資運營云服務,因此MindSphere還未在中國落地,正在積極尋找本土合作伙伴。
“對于西門子來說,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云計算和工業大數據領域是毋庸置疑的。”李漓稱,在中國盡早讓MindSphere落地是西門子很清晰的一個中期目標,尚有技術、商業以及政府政策、法律合規的問題需要逐一解決。
此前,李漓稱,MindSphere**批將向中歐、北歐國家及美國、英國投放,**批則覆蓋中南歐如意大利、瑞士這些**制造業發達的國家,第三批是投放中國市場。
目前,西門子正在積極尋求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基礎設施運營商合作伙伴。
當被界面新聞記者問及,一些進駐在MindSphere上的合作伙伴今后是否有可能變成競爭對手、如果變成競爭對手會不會出現類似順豐和菜鳥為爭奪物流信息數據而掐架的狀況,李漓稱,不同于順豐菜鳥面對的是消費者,MindSphere針對工業用戶,在設計這個架構的時候就考慮到了“競和”這一點。
李漓稱,MindSphere生態吸引的是能夠錯位和優勢互補、同時又有構建共同生態目標的這一類合作伙伴,能夠將各自的專長拼接起來,*后有效地利用數字化來形成一種****的價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