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全球海上風能飛速發展
根據REN21*新的年度報告,風能發電僅次于水力發電占到可再生資源發電量的16%。海上風電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憑借海風資源的穩定性和大發電功率的特點,海上風能近年來正在世界各地飛速發展。
根據2017年*近的統計數據,我國在建與已投產的風電累計發電功率已達到4.44GW,占到全球總量的17.95%,穩居世界第三位,同時,從我國的新增海上風電發電功率趨勢來看,其增長勢頭強勁,與世界**位丹麥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海上風電產業的運行,以海上風電投資企業為主導和驅動力,以海上風電設備制造業為硬件供應,以海上風電服務業為服務支撐,其運行主線為:風資源評估—風電場規劃—風電場建設—并網發電—風電場運維。
在風電設備制造領域,除了風力機整機制造外,占據較大份額的是對于海上風電工程船的大量需求。其具體包括:起重船/平臺、風機運輸船、風電安裝船/平臺、風電運維船、鋪纜船、供應船、調查船等一系列工程船。
深海發展推動,技術難度提升
從全球已建和在建的海上風電場來看,開發呈現走向遠海、邁入深海的趨勢,由于我國沿海地帶的風能資源與北海相比稍差,為減小海面粗糙度,提高風資源質量,開發深海的趨勢已經刻不容緩。
隨著風電場向深遠海進軍,相應的海上風機基礎也迎來了由固定式向浮式過渡的時代。原有樁腿定位逐漸不能滿足新的安裝需求,浮式定位成為了主要發展方向,同時,對于海上風電安裝船的起重噸位、吊臂高度、甲板面積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隨著海上風電運維量的逐漸增大,對于風電運維船的快速性、功能配套性、穩定性和基本生活條件等均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48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