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輿論熱議“一帶一路” 能源企業走出去前景可期
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已三年多時間,受到國內外各界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中央企業積極參與,海外業務訂單數量劇增,“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建設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能源央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成績顯著
5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央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共建情況發布會。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三年多來,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設了60多個能源項目、油氣合作項目,帶動了當地資源開發和能源建設。中央企業承建的中俄、中哈、中緬原油管道,中俄、中亞、中緬的燃氣輸送管線等項目,有效解決了當地資源和能源輸出問題。中央企業還承建了一大批火電站、水電站、核電站以及電網建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國內外各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各大網絡平臺對此積極進行預熱報道,“一帶一路”已成為近期的熱門話題。
中電傳媒數據研發中心監測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月11日,有關“一帶一路”能源方面的新聞報道共計2476條。
一、媒體關注熱點分析
(圖1媒體報道熱詞)
監測期內,有關“一帶一路”能源方面的相關報道主要集中在“一帶一路”建設成績單、能源企業布局“一帶一路”、《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文件、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一帶一路”PPP項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相關動向等方面。具體媒體報道主題及熱度如圖2所示:
(圖2媒體報道主題排行)
在媒體對“一帶一路”的相關報道中,評論性文章占有很大比重,內容涉及“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解讀、前景預測、專家訪談等內容。從信息傳播平臺看,中央級媒體對“一帶一路”關注度高,相繼推出“一帶一路”系列報道,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等媒體均開辟專題集中報道。
二、輿論傳播分析
(圖3輿論傳播走勢圖)
從輿情傳播走勢來看,5月8日開始,輿論關注度明顯上升,在9日達到峰值,媒體報道量達738條,央企“一帶一路”共建情況引發媒體大量報道和轉載,其中,能源資源合作受到輿論普遍關注。11日,《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的發布引發媒體大量轉載。預計隨著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新的傳播熱點將不斷引發輿論關注度的迅猛提升。
三、典型輿論摘要
綜合輿論反饋來看,輿論普遍對“一帶一路”建設予以極高的期待,同時,輿論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的落實提出了分析和建議。
“一帶一路”成效惠及世界
南方網評論員認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合作不斷加深,在基礎設施聯通、產能合作、貿易、投資、金融等各方面越來越多地實現了共享。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一帶一路”為全球經濟走出危機陰霾、實現強勁復蘇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無論從國內產能狀況、技術成熟度,還是從合作國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出發,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一帶一路”的一個重要命題。相關國家既可以在能源**方面互補合作,也是各國基礎設施相關企業的重要市場。
美國有名學者、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有助于解決全球發展不平衡和貧困問題。從長遠來看,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也將有利于美國的企業和商業發展。
緬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秘書長吳欽貌林稱,“一帶一路”加強了沿線國家的貿易聯系,這將對世界經濟作出貢獻,并造福沿線國家的人民。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國家政治系主任弗拉基米爾˙亞庫寧表示,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將為提升兩國政治關系水平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
全球能源互聯網為“一帶一路”添動力
伯明翰大學能源研究院智能電網負責人***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都是由中國提出的,這兩個倡議可以很好地銜接起來。“‘一帶一路’倡議帶來創意、合作、繁榮和機遇,而能源建設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環,是城市、國家、地區乃至世界發展的基礎。”在“一帶一路”的格局下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使低碳經濟**未來發展,將使各國共同受益,“薪火”相依。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秘書長王益民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引擎和*好載體。“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能源和需求分布不均衡,但清潔能源資源豐富、互補性強。通過能源電力的互聯互通,將有利于增進各國間經貿聯系,實現互惠共贏。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非洲事務**顧問馬吉德˙阿卜杜拉齊茲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理念是高度契合的,將為世界提供支付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續的能源電力供應。
亞非歐電力聯網獲廣泛認同
阿盟秘書長艾哈邁德˙阿布˙蓋特表示,完全贊同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將向有關阿拉伯國家宣傳推廣相關理念,發揮阿盟的平臺作用,積極推動電網互聯互通。
***議長默罕默德˙納賽爾表示,支持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從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考慮,***確定了大力開發清潔能源和與歐洲聯網的發展規劃,中突雙方的合作潛力巨大,希望與合作組織加強交流合作,也歡迎中國企業來突投資。
印度能源部副部長帕拉薩德認為,印度與中國等周邊國家電網互聯,可以實現更大范圍的電力優化配置和平衡,為印度提供清潔、普及、低成本的電力供應。
伊朗能源部副部長法拉哈提安表示,愿意在技術轉讓、設備制造、工程設計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共同促進伊朗與周邊國家的電力貿易和聯網工程建設。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架設聯動發展新橋梁
聯合國**顧問杰弗里˙薩克斯認為,期待即將到來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能夠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提供方案,進一步實現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政策溝通、民心相通,為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也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中國新聞網發文稱,即將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方將與各方共同研究出臺一批重大政策舉措,包括完善和增強金融領域合作機制,建設科技、環保等領域綜合**務平臺,加強各領域人才交流和培訓。論壇的舉行必將開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局面,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邁上新臺階,譜寫聯動發展新篇章。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李永全表示,“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是中國2017年主場外交的重要舞臺,這次論壇無疑給中國向世界展現自己新的外交理念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中外專家為"一帶一路"建言獻策
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中國對外關系研究室主任韓立群表示,在現階段,“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重點應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技術合作,特別是新能源、新產業技術合作,只有基礎設施完善了,各國共識提高了,才能真正推進沿線能源優化配置,才可能推進沿線能源多邊合作,并對全球能源治理產生影響。
中國建投研究院副秘書長、**研究員張志前稱,能源和資源開發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中亞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蘊藏*豐富的地區之一。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加快中海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早日開啟中國中亞自由貿易區談判,有利于推進中國與上述地區國家在能源、工業園區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的深層次合作,助力這些國家經濟的轉型和發展。
推進中緬跨境輸電線路項目建設
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緬甸研究所副所長雷著寧認為,中國在遠距離輸電領域有先進成熟的技術;云南與周邊國家在開展電力貿易和跨境電網互聯方面已有成熟的技術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云南已持續向越南和老撾送電達10年以上。云南在電力價格上也具有經濟競爭力,特別是考慮到緬甸電力價格長期內有上漲的趨勢。因此,建議中緬雙方積極探討云南向緬甸輸電的可行性,推進相關跨境輸電線路項目建設。
需具備參與全球治理意識
北京大學全球互聯互通研究中心**研究員柯銀斌指出,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企業“走出去”有所不同。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除了要做好商業經營之外,還要參與全球治理,具體表現為企業參與全球行業規則和技術標準的制定。
央企要多在“一帶一路”上建“樣板間”
中國企業研究院**研究員李錦表示,在“一帶一路”項目建設的整體部署和統籌安排方面還有相當的空間,建議多建幾個“樣板間”,提供經驗給更多企業進行參考。
四、分析師點評
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企業可借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平臺,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業務,尋找新的業務支點。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動,企業在積極參與建設過程中,還需積極提升海外形象,尤其是能源企業,能源消耗、環保問題等一些因素將會影響企業的海外業務與形象。
企業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環境保護、社會和諧、公益事業等方面做出應有貢獻,積極推動企業品牌建設,降低輿情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