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德國儲能市場迎來新一輪爆發
德國是歐洲重要的儲能市場。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德國的儲能累計裝機規模近205MW。其中戶用儲能是德國儲能非常重要的一個應用領域。
據BSW-Solar數據顯示,目前德國與戶用光伏配套的儲能系統安裝量已達到52000套,對應總容量接近300MWh。僅2016年德國戶用儲能的安裝量接近20000套,增長主要來自系統成本的快速下降和日益強烈的自發自用需求。CNESA研究部從公共事業側儲能發展的障礙、價值分享方式和儲能項目三個方面對德國儲能市場動態進行了梳理。
一、德國公共事業側儲能發展仍存在的障礙
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和扶持政策,德國公共事業側的儲能項目多為示范項目,且發展較為緩慢。業界對于大規模儲能在德國電網中到底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并不明確!誰應該擁有和運營儲能,是輸電網絡運營商還是配電網絡運營商?是公共事業公司還是發電公司?也不清晰。另外,在輔助服務中,技術規范,如調頻時對響應時間和儲能時長的要求等也不夠清晰。
不過德國已有一些公司已經在公共事業側儲能項目方面做出嘗試,例如Younicos為電網運營WEMAG提供的歐洲**個商業電池園區就驗證了如何將應用合并獲得效益疊加,還通過仔細管理電池的SOC顯著降低了運營支出。
二、目前終端用戶和能源系統之間的價值分享模式
歐盟國家終端用戶和能源系統之間的價值分享模式大致有三類:
(一)共享收益
提供給用戶額外的收益的商業模式。通常通過將用戶側的電池儲能容量集合起來,提供輔助服務和需求響應服務。該模式已在歐洲市場中實現了快速增長,如德國的Fenecon或Senec.IES。
(二)社區儲能
公共事業側的儲能能給輸電網絡運營商,能源供應商,用戶和發電企業提供價值。
(三)免費存儲
這是一個克服前期成本障礙的新的融資模式。作為降低先期成本的一部分,儲能資產旨在為用戶提供價值,并挖掘輔助服務市場或容量市場。該模式曾經在美國加州的商業用戶中風靡一時,目前,歐洲也在家庭用戶中萌發了這種模式,例如NorthStarSolar針對英國的社會福利住房的住戶開展的業務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
三、近期開展的儲能項目
(一)傳統煤礦區被改造成巨型蓄電池項目
德國萊茵河北部的Westphalia將要在Prosper-Haniel煤礦區設置成抽水蓄能電站,并開展一個小規模的飛輪儲能示范項目,名為QUIRINUS項目。
其中抽水蓄能項目規模200MW,參與方包括煤礦運營商RAGAG,采煤服務提供商DMT以及UniversityofDuisberg-Essen。該項目利用26千米的礦井的一部分來儲存一百萬立方米的水,建設抽水蓄能電站,以儲存附近多余的光能和風能。到2018年,德國將關閉許多煤礦,意味著將煤礦改造為抽水蓄能電站的項目將越來越多,且能夠做到經濟可行。
QUIRINUS飛輪儲能項目來自Stornetic公司。飛輪將被用于平滑當地電網的風電和光伏的波動,與四個配網相連幫助維持電網穩定。該項目預計將花費600萬歐元(649萬美元,),North-RhineWestphalia政府和歐盟的EuropeanRegionalDevelopmentFund為該項目共提供280萬歐元的資助。
(二)混合電池儲能系統示范項目
近日,NEDO、德國下薩克森州經濟、勞動與運輸部、EWE(管理下薩克森州17個區、4個城市的電力供應)、EEW(EWE的私人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將在德國下薩克森州聯合開展大規模混合電池儲能系統示范項目。下薩克森州是德國風電裝機規模*大的州,儲能項目位于該州的Varel,將在未來三年內開展,目的是通過儲能電池的充放電,穩定配電網絡,從而控制電力供需平衡,并建立一個用電池儲能進行電力交易的新的商業模式。項目的總預算為28.8億日元(約1.79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