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關于日本核輻射 美國FDA禁令這幾年到底說了什么
關于美國禁運日本食品的新聞,我們一年半之前就辟謠過,不過*近又流傳了起來。這次和上次的區別在于,很多國內讀者是從自己在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的親友處得到消息。這比從網上看到傳聞要嚇人的多。不過這種爆發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國外華人的消息更靈通,相反,只是謠言流傳到他們那邊要比我們晚一年多而已。
雖然造成了各論壇愛國青年們秀自己先見之明的集體狂歡,但*近反流回國內的這批謠言和我們之前說的沒什么差別,都是說美國發布了所謂的99-33號禁令。
這個禁令的確存在,而且各論壇還貼上了FDA的官網鏈接,著實感覺真實度高了很多。只不過謠言編造者又是在欺負中國人民的英語閱讀水平罷了。
FDA99-33號禁令是什么:
禁令*開始寫著:
你看,就是剛剛發布沒幾天的,還冒著熱氣兒的禁令呢!這時候大部分人就心滿意足的關閉了網頁,但如果稍微多一點耐心,看到下面一句,就會覺得世界翻轉了。
警示的原因:2016年10月7日,日本政府修改禁止商品清單。本禁令產品清單也進行修改。變化部分在文中用***標注出來。
那文中的***部分是什么呢?
***2016年9月,日本政府取消了千葉縣銷售竹筍的禁令***
……,只不過是允許千葉農民賣竹筍而已,至于又讓愛國青年們高潮迭起么?
FDA禁令這兩年調整了什么?
如果把時間線放長一點,我們回顧一下從去年我們就這個謠言辟謠到今天,FDA都對日本產品的禁令做了哪些調整呢?有沒有什么新的禁止名單值得我們提高風險意識?
2015年3月,日本政府下令取消了茨城縣銀鯽魚進入市場的禁令。
2015年4月,日本政府取消了福島縣木葉鰈魚和鮸魚進入市場的禁令。
2015年7月,日本政府取消了櫪木縣白斑紅點鮭魚進入市場的禁令。
2015年8月,日本政府取消了巖手縣銷售大豆和福島縣銷售絨林父魚的禁令。
2015年11月,日本政府取消了福島縣銷售紅小豆的禁令。
2016年1月,日本政府取消了福島縣銷售黑豹河豚的禁令。
2016年3月,日本政府取消了茨城縣銷售鱸魚和宮城縣銷售大豆的禁令。
2016年4月,日本政府取消了福島縣銷售大豆和宮城縣銷售大米的禁令。
2016年6月,日本政府取消了福島縣銷售橄欖鰈和鰻魚的禁令。
2016年7月,日本政府取消了福島縣銷售鰈魚,扁頭魚,長柄魚,海盜魚和圓斑星鰈魚的禁令。
2016年8月,日本政府取消了福島縣銷售的蝦夷磯鮎魚Brown Hakeling,久慈目魚,真子鰈魚,平背鯆魮魚和赤舌鮃魚的禁令。
*** 2016年9月,日本政府取消了千葉縣銷售竹筍的禁令。***
簡單的說,FDA這兩年關于日本禁運名單總發通告,但通告的內容都是根據日本政府的說明解除某種食物的禁運而已。
我們需要參考FDA禁令么?
說實話,中國人在日本食品輻射**的問題上,參考FDA禁令是一件純屬扯淡的事情。中日是什么關系,美日是什么關系。我們對日本食品的禁令遠比美國人要嚴厲N倍,舍近求遠跑去美國取經,何必呢?
對于日本進口產品的**,一般有兩道關卡,一個是日本當地的法規和**檢測,另一個是進口國海關和質監部門的法規和檢測。在福島核事故之后,日本政府對福島及周邊地區的相關產品進行了限制,并定期檢查,列出了一個爆長的禁運清單。而其他國家也根據自己的判斷給出了或嚴格,或寬松的禁令。
中國給出的是*嚴厲的禁令,目前完全禁止日本10個縣市的產品進口到中國。而美國給出的是全世界*寬松的禁令:完全參考日本政府的禁令,日本允許賣什么,美國就允許進口什么。
關于清單,FDA說的很清楚,這來自于日本政府, “This means no such products may lawfully be placed in the domestic or export markets.” 意味著這些產品都不能合法地在日本國內銷售或者出口。因此FDA所謂禁令上的產品,無論是在日本、美國還是中國,都是不能合法銷售的。
中國政府的清單變化比FDA少很多,因此不會有那么多“警示”,核事故之后就有幾次變化:從4個縣變成12個,然后刪成現在的10個縣。
FDA禁運哪些地區的牛奶?
關于我們比較關心的牛奶、奶制品,配方奶,FDA給出的禁止名單是這樣的:
來自福島、巖手、宮城、群馬、栃木5個縣的牛奶、配方奶等產品被禁運。
這五個地區的牛奶和配方奶不能在日本、或者出口到美國以及其他各個國家地區。此外,這其中福島、宮城、群馬、栃木4個縣的所有食品都被禁止進口到中國,這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雙重保護”。
謠言的來由
關于FDA的謠言,*初是微博上的某位“有名海外愛國人士”在去年5月份發表的,之后就慢慢擴散開來。
這次時隔1年半的“謠言回流”事件,也證明了這個所謂的美國禁令八卦,根本就是**國內同胞的,所以隔了1年多的時間,在海外的華人才開始逐漸了解。
中日之間延續了數千年的情恨糾葛,讓我們有時很難客觀地看待這個鄰居兼對手。在這場競爭中,永遠不會改變的是:勝負的關鍵只在于我們每個國民為這個國家所做的努力,而不是那群只能靠編造謠言欺騙同胞來獲得心里廉價滿足感,學名叫作loser的所謂海外愛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