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特變電工從需求側管理著手 設計智能微電網系統
2016年11月26日,中國能源研究會在北京舉辦了“2016年能源**與綠色低碳發展高層論壇”。西安特變電工電力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郭勤文在“能源互聯網助推能源**分論壇”現場,發表了題為《基于需求側管理的智能微電網系統》的主題演講,
智能微電網代表了未來能源發展趨勢,是推進能源發展及經營管理方式變革的重要載體,是“互聯網+”在能源領域**性應用,對推進節能減排和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郭勤文副總工程師從智能微網定位并結合項目案例,到智能微網的需求側管理關鍵技術兩個主要部分進行詳細闡述。
智能微電網是以電力電網110kV變電站為節點,涵蓋區域用戶變電站和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發電站的智慧能源供電系統,建設在用電需求側,圍繞社區或者園區進行配置各種可再生能源電力變換與過程建設,讓微電網真正成為國家智能電網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用電能量管理與微電網協調控制實現可再生能源在區域內*大限度的高效利用。
同時,智能微電網是電網配售側向社會主體放開的一種具體方式,符合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可為新能源創造巨大發展空間。主題內容中例舉了歐盟法國巴黎礦業學院能源研究中心,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韓國濟州島等已經完成的優良智能微電網示范案例,并分享了在美國和韓國實地考察的經驗及當地智能微電網的相關政策,對基于需求側管理的智能微電網系統的發展提出了兩個關鍵技術:
關鍵技術一:
儲能是微電網能夠真正獨立的*關鍵的技術,所以它是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之一。儲能技術有多種多樣,而且在不同的系統中,與不同的能源相配合,究竟是采用哪種儲能方式,要根據相配合的能源不同來確定。
關鍵技術二:
多能互補-傳統能源調峰,有風有光則保證風光的發電出力,沒風沒光的時候,其他傳統能源補給,始終保障電力的供需平衡,這就是多能互補的含義。多能互補*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支撐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減少棄風棄光。
*后,針對已開展的基于需求側管理的某工業園區智能微電網系統做介紹,依托特變電工多年來在產品制造、系統集成、設計等方面的經驗,對該工業園區可利用土地和建筑物,布置光伏發電系統,有效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對整體能源管理中心劃分為現場設備層、子模塊接入層及中心監控層三個部分進行初步方案設計,針對各個設計環節進行系統化、精細化的設計分析。
西安特變電工電力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行業**的光伏、風電、送電設計方案,累計設計容量超過7GW,送電設計數百項,已構建各種復雜地形、環境設計方案數據庫,更好的為客戶提供度電成本低,發電效率高的綠色智慧電站整體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