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傳感器市場需求不斷增大 智能裝備優先受益
萬物互聯時代到來,傳感器是物聯網的“心臟”,前景巨大。物聯網與傳感技術的研發應用,是制造業發展大勢所趨,也是必由之路。傳感器作為信息化的核心,正在加速上升到國家戰略性產業高度。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全球所有的傳感器領域的復合年增長率都將超過15%。
近年來,國內傳感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傳感器制造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市場約1770億美元(不含系統,只是各類敏感元件與傳感器),我國傳感器銷售額突破1300億元。預計到2025年,物聯網帶來的經濟效益將在2.7萬億到6.2萬億美元之間。在智能化電子產品不斷涌現,物聯網智能終端與整機產品制造市場穩定發展的帶動下,傳感器產品國產化需求不斷增大。
傳感器與通信、計算機被稱作為現代信息系統的三大支柱,傳感器技術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同樣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傳感器作為智能裝備感知外部環境信息的自主輸入裝置,對智能裝備的應用起著技術牽引和場景升級的作用,并將在產業化浪潮中優先受益。
未來幾年智能制造市場、智能家居市場的產品都會發展的比較成熟,之后的市場擴容會進行的比較快,這也會帶動傳感器的需求。我們認為汽車電子市場、消費電子市場等將是傳感器的主要需求力量。
當前,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和可穿戴技術正在迅速發展,物聯網傳感器技術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傳感器作為智能裝備**的自主式輸入,代表著智能化的水平的高低,可以說傳感器已經無處不在。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4818號